top of page
作家相片President Team

學英文要融合當地文化 - 破解「地道口音」一大迷思

早前獲香港新城電台(新城教育) 邀請在網站撰寫文章,就不同英語議題討論。以下是當中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文章版權為新城廣播有限公司所擁有), 原文請按: https://metroeducationplus.com.hk/42305/。





最近與一位前輩在網上 “catch-up”, 他看了我最近的更新, 打趣問了我一個問題, 中文意思大約是「你現在是一個 sociolinguist?」就着這一個英文字 “Sociolinguist” 或 “Sociolinguistic”,我也想趁這個機會跟大家從 「社會語言學」的元素及角度簡單與大家剖析前往外地生活所遇到的語言溝通挑戰。 當然,由於我不是語言學專家,因此我也需要 「戴定頭盔」, 嘗試從一個與朋友及同學學習英文運用的角度分享本人的一些睇法, 了解為何身處外國生活時, 不論英語程度如何,溝通上仍存在着某程度上的差距。


「地道口音」 ≠「優良」英語 簡單地說,社會語言學 “sociolinguist” 專門研究語言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撇除語言本身的結構組成、理論及運用; 社會語言學探討不同時代、人口分佈、教育程度及文化等因素對語言本身所作出的影響,當中亦會包括地區、階級、職業、年齡、性別和雙語能力等方面的差異。 這個差異在一般語言學家中被稱為 Language Variation, 當中包括口音、結構及詞彙運用。 而藉這篇文章, 我也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地道口音」這個普遍港人認為是 「優良」 的英語能力指標。 無可否認,口音 (accent) 在社會語言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反映一個人的語言背景、地區文化及習俗等背景元素。但有別於我們常說的「發音」(pronunciation) (專注於每個字的正確讀法), 「口音」會因應當事人在社區融入之後在溝通上而產生變化。


由於人是群體動物,在加入新的群組生活時,潛意識會嘗試融合而不希望被排擠(或標籤為異類),因此,人會盡可能模仿其他成員的溝通方式或姿態。所以,當我們前往新的環境時,會直覺上認為只要能說得一口地道口音,便能在當地與本地人打交道 (而不被歧視)。但當然, 事實上並非如此。 本人認為, 「口音」是被動而並非能長時間刻意營造或模仿。你不會看見在正統英語教學課程中有針對教授 「口音」(accent) 這個單元 (有別於 「發音」(Pronunciation)); 記得有一次在接受訪問當中,我也打趣地說:「除非你從事話劇及電影等演藝工作」, 而當中角色需要你模仿某一國家地區的口音及表達方法,否則,在現實環境中, 單純追求口音以至俚語 (slang), 在溝通上也不會代表你可獲得任何優勢; 大部份外地人也不會單純因你個別的口音而作出歧視。 情形就好像當你遇上一個能說廣東話的外國人時,你也不會由於他的口音不夠「港式」 或「地道廣東話」 而責怪他吧。 最後,我希望帶出一點是, 不論英語還是廣東話, 在溝通上大家所追求的是要讓對方明白我們所表達的內容及所期望的回覆, 而在另外一個層面, 我們也希望透過溝通建立與對方某一種關係。因此大家在學習語言時,不要單純對待語言學習為單一課題; 應融合根據不同地區、人士及場合裏的應有溝通技巧作出調節及運用 – 就好像在教學中我也常常反問同學:「若然廣東話, 這個意思你會怎樣說?」


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